黑龙江一位小学班主任老师,前几天他把学生考试成绩发到了家长群里,结果引起了一些学生家长的强烈不满。
有个家长在群里表示,老师必须道歉,如果不道歉就要举报!
这位老师回复道:你爱咋地咋地,我宁可辞职也不会道歉,如果家长连孩子的成绩排名都接受不了,这种学生我不教也罢!
家长真的杠上了:你信不信,我真的敢举报你!
老师也不示弱了:你信不信,你敢举报我就敢辞职,不伺候了!
这个时候,群里其他家长不干了,都将矛头对准这位家长,说,班主任老师挺好,我们可不想让老师辞职,如果你受不了,你给孩子转学吧。
有的家长说,有什么样的家长,就有什么样的孩子!
还有家长说,如果老师辞职了,我们这些家长跟你没完!
最终,班主任老师也没有辞职,当然那位家长也没有敢去教育局举报。
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呢?我认为:
第一,如今不让老师成绩排名,不让给学生补课,妥妥的治标不治本。考试成绩不让排名就是素质教育了吗?不让学生补课,就可以减轻学生负担了吗?实际上考试的作用除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,还有一个激励作用,只有鼓励先进,激励后进,学生才能看到努力的方向。
第二,我也当过老师,老师公布成绩的考量是多方面的,如果考试不公布成绩,学生不知道自己多少分,家长不知道孩子学习情况如何,考试将毫无意义。排名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,一般心里会难受的孩子自尊心都比较强,公开排名可以激励他们。
第三,这位家长反对老师在群里公布孩子的成绩,他的孩子肯定是差生,他不是怕学生接受不了,而是家长自己接受不了,掩耳盗铃。你以为他在保护孩子吗?其实家长内心真正想保护的是他自己,怕丢脸。
第四,说到考试,我觉得非常有必要,考试是一种公平的象征。从古代科举制度到现代的高考,考试一直都是人才选拔的重要一环。在这个过程中,不论出身、财富,每个人都被置于同一起跑线上,通过笔和纸的竞争来决定自己的命运。这种公平性,是任何其他选拔方式都无法比拟的。
比如,在高考中,无数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在同一时间、同一地点进行比拼。他们的未来,在一定程度上,是由这场考试来决定的。这种公平性,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,去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第五,如今一些学校为了应付“双减”,考试不叫考试,叫学情分析。成绩排队不叫排队,叫开家长会通报。补课不叫补课,叫查漏补缺。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。
如今校外辅导班、补习班又放开了,这是顺应潮流,因为有高考和中考这个指挥棒在,应试教育就不可能取消,家长也不可能答应不让孩子补课。
第六,我们的孩子要学会考试。学会考试,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各种选拔性考试,更是一种对知识和文化的传承。在备考过程中,学生需要不断学习、积累各种知识。
在备考过程中,学生需要不断思考、总结、归纳各种知识点。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,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第七,但凡考试,都会有高分和低分。有人说现在的学生是“高分低能”,我不赞同,并不是所有考高分的人能力都低。事实上,很多高分学生不仅知识掌握得好,而且具备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第八,如今的孩子打不得,骂不得,成绩发不得,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,照这个路子走下去,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呢?
因此,我觉得黑龙江这位班主任老师没有错,他敢于坚持原则,认真负责,有个性,这才是好老师。
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呢?